京沪高铁四天内三天出故障 党报批高铁管理未“提速”

京沪高铁高调开通才两周,就在短短四天内三天出故障,引发舆论抨击“四天三病”,连党报《人民日报》也刊登时评指出,高铁仅有速度还不够,“只有服务意识、保障水准、管理制度同步提速,高铁才能成为世界领先的表率”。

高铁在刚过去的星期日与星期二(10日和12日)先后出现大面积晚点,事隔一天又有网民爆料称,一趟高铁列车在镇江南站停靠两小时后,乘客必须换搭后备车继续前行。官方新华社在下午发报道证实,确有一趟列车在运行至常州北站突发故障。

这是高铁在四天内,第三次停车,其中两次是因供电设备故障。10日下午,因山东省境内雷雨大风,导致京沪高铁19趟下行列车晚点,其中最长晚点时间近三小时。时隔两天,本月12日中午,天气晴好,但京沪高铁宿州附近又因供电设备故障,再度造成至少11趟进京列车晚点,数千人因此滞留上海虹桥站,其中不少乘客改乘飞机。<!-- more -->

被认为是代表中国科技与建设发展水平的京沪高铁状况频出,引发舆论加大对高铁安全和管理水平的抨击。

中共中央机关报《人民日报》昨天也发声批判,指火车可以在短期内提速,但是服务意识、保障水准、管理制度的“提速”却未能保持同步。

评论不客气地指出,对于拿到了运营里程世界第一的中国高铁而言,仅有速度远不够,还得扪心自问:异常天气的应急预案是否足够充分?应对突发情况的技术设施是否足够安全完善?一旦发生断电、晚点时,如何安抚旅客、损失共担?票务服务能否更加人性化?高铁运营的制度化安排是否做到了一丝不苟?而数量不少的、没有承受能力也不愿“被高铁”的人,他们的权利能否得到应有的尊重……

评论说,中国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,连西方人都评价“中国真的是领先世界”,但对公众而言,高铁需要更好地以人为本,在“又好又快”方面成为表率,从“速度高铁”转向“舒适高铁”,是当下及今后需要尽快“提速”的重点。

《新京报》则连续两天发表社论,呼吁高铁需重视安全以及提升应对事故的能力。题为“京沪高铁安全运营还需‘补课’”的社论说,京沪高铁三天内已两次发生接触网故障引发的事故,虽未造成乘客的生命财产损失,但还是让人心有余悸。

社论强调,相比发达国家,中国高铁近几年才开始发展,后发的一大优势,不仅是速度上的单纯超越,“在安全性上须有更有力的保障”。

号称从上海到北京不用五个小时的京沪高铁是在6月30日中共90周年党庆前夕正式开通运营,不只带动了喜庆的气氛,也吸引了媒体和民众的目光。不过,人们对高铁的憧憬和期待很快就被疑虑和不安取代。

在新浪微博上,有网民质疑高铁是豆腐渣工程;有人质问高铁的试运行是怎么通过的?有人调侃,四天发生三次故障,果然是“世界领先”;有的抱怨车厢内因没有冷气而闷热,也有人呼吁把出事原因查到底。

铁道部道歉

对于高铁故障的原因,负责京沪高铁电气化施工的中铁电气化局有关人员告诉新华社,7月10日事故原因是当时瞬间风速过大,超过九级,致使一条接触网附加线发生偏移,碰到物体后造成接地短路停电,但附加线并非接触网导线,不会危及行车安全。至于12日供电设备故障则仍未查明。

铁道部前天为列车晚点表示道歉并解释说,京沪高铁有非常高的安全系数,任何一点故障系统会自动导向安全。也就是说,发生故障后,列车会自动停车。

高铁技术探究领域的权威、日本拓殖大学教授王曙光也认为,雷雨接触发生后,中国高铁的安全系统应对合理、处理得当,起到了应有作用,“这反而验证了中国高铁在安全技术领域内值得信赖,应该给与高度评价才对”。

王曙光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:“行驶中的电车遭遇雷雨在任何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,这种情况不能称为‘故障’,更不是‘事故’,而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现象。”

不过,另据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报道,京沪高铁专家组的一位成员说,京沪高铁从全线联调调试到正式开通时间才三个多月,相比其他开通和尚未开通的线路而言,京沪高铁调试时间明显偏短,因此问题只能挪后解决了。

其实,京沪高铁在开通时,将时速从原本设定的350公里减至300公里,又另外还增设250公里的列车,引发外界关注高铁减速是否出于安全考量。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当时解释,这不是因为安全问题,而是为了让乘客有更多选择。